主要指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作风是指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而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在党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力量,保证了党的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党的作风建设标准很高、措施很严、考验也很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都是由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构成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一条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胸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制定并严格落实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央政治局模范带头、以上率下,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做表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四风”得到有效整治,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空前凝聚,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强大保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是由作风的特点决定的。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这么多年来,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以前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给作风建设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很多。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效只是阶段性的,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必须时刻牢记,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求我们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面向未来,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任务还很重,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成效、防止问题反弹的任务还很重,解决党内作风上深层次问题的任务还很重。所以,一定要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的课题,紧紧抓在手上,坚持坚持再坚持,不断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作风建设,重在经常,必须经常抓。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要把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经常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干群关系状况,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要善于把作风建设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使作风建设随着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进而同步深化。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都要落实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
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老百姓看作风建设,主要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话、发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春江水暖鸭先知”,有没有变化,老百姓体会最深。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都很具体,不能以原则来应对具体,要一一回应、具体解决。同时,要对各种问题进行分类,看是个别问题还是普遍问题,是某一工作环节的问题还是工作全过程的问题,是由比较单一原因造成的问题还是由深层次复杂原因造成的问题,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
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抓好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作风问题往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来,存在一个很难走出来的怪圈。这么多年来,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变本加厉了。症结就是没有抓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则放任自流。作风问题必须抓长、长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作风建设不但要治标,更要治本。要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保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推动作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开展作风教育,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学习教育,开展党章学习和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道德品行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作风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一次专题学习。开展专题党课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把作风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持续保持整治“四风”高压态势,确保不反弹不回潮。树立持续整改、长期整改的思想,紧紧盯住作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及时跟进相应的对策措施。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深化领导干部、领导班子、领导机关作风建设,保持和发展以上率下良好态势。要把作风要求贯穿到教育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等全过程,坚持选拔看作风、考核考作风、监督管作风。要研究制定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考核办法,建立定期分析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状况机制。要结合各级机关实际,持续开展作风建设专题活动,继续推动机关作风和行风评议监督工作。建立健全规范制约权力运行制度,着力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健全巡视、审计、约谈、诫勉谈话、函询等制度,把重要岗位、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情况作为重要内容,防止特权现象和权力腐败。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坚强保证。落实党建责任制,用责任传导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促进各级党委(党组)书记真正把党建作为主业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