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讲分三个阶段讲述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二十多年的历史。
1、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艰辛探索(1956年-1966年):十年里,无论是建设事业的专门人才,还是党政干部队伍,都有较大发展;十年里,党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 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观点。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
2、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966年-1976年):1966年,正当我国基本完成调整经济的任务,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虽然艰难曲折,但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在这十年中,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进展,对外工作也打开了新的局面。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3、党前进和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两年(1976年-1978年):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历史阶段性标志),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整整二年又二个月,人们统称两年。这两年的时间不长,却是历史新时期很重要的一段。1981年的《历史问题决议》对这两年的发展也作了概括:“从这时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两年中,广大干部和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各项建设工作。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清查他们的反革命帮派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党和国家组织的整顿,冤假错案的平反,开始部分地进行。工农业生产得到比较快的恢复。教育科学文化工作也开始走向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