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揭东区 >磐东街道 >北河社区 >村级组织运作 >党组织运作 >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教育 返回列表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应从三方面下功夫
发布时间:2021-05-20 16:45:15

  切实增强学习贯彻《条例》的自觉性

    《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贯彻《条例》,前提是要充分认识《条例》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增强“深入领会《条例》精神,全面掌握《条例》内容,严格执行《条例》规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推深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证明,只有切实抓紧抓好这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才能让党的肌体拥有更多“活力细胞”,才能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真正落实到党员队伍之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保证。坚持制度治党,就要坚持依法依规治党,就要用法规制度从严教育管理党员。《条例》把近年来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固化为法规制度,再用法规制度来规范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这是推进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的又一重大制度安排,为抓好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全党从严从实抓党员教育管理的良好态势。但也应当清醒看到,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宽松软”等问题。基于有效解决、防范这些问题的需要,《条例》在明确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基本要求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作出了一系列制度性规定,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制定了更加精确的“标尺”,必将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更大实质性成效。

    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程序等作出了规范,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学习贯彻《条例》,重点是要把握好、落实好《条例》提出的各项规范性要求,努力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全面落实“1+7”个方面的党员教育重点任务。《条例》规定,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学懂弄通做实。在学习内容方面,要求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基本精神、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政治自觉、理论自信、情感融入。《条例》还把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7个方面规定为党员教育的基本任务,并分别明确了教育的重点内容和目标要求。做好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在落实1项“首要政治任务”和7项“基本任务”及其相关教育内容上聚焦用力,着力教育引导党员树牢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提升党性、素质、能力,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规范运用4个方面的党员教育管理主要方式。根据《条例》要求,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应重点在方法、手段、途径等方面守正创新。一是要用好党的组织生活这一基本形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组织党员定期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按期交纳党费。二是要用好集中培训这一重要手段,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参加集中轮训培训、党内集中学习教育,适时开展专题学习教育。三是要用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重要方法,通过树立、学习身边的榜样,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组织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等,引导党员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工作中创先争优。四是要用好激励关怀帮扶这一重要机制,坚持从严教育管理和热情关心爱护相统一,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激励关怀帮扶党员,落实对老党员等重点对象的服务措施,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
    依规做好6个方面的党员教育管理重点工作。《条例》基于提高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的需要,针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及其薄弱环节,专门对党籍管理、组织关系管理、党员监督、组织处置、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化建设6个方面重点工作作出了规定,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还有不少制度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落实、严格执行《条例》规定,从基础性环节、常规性工作抓起,确保以上6个方面重点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开展。

    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严实性

    贯彻落实《条例》,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质量意识,有针对性地制定落实措施,强化制度和组织保障,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彰显政治性、增强严紧性、提高实效性。
    突出政治性。《条例》强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遵循“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原则。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把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在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特别是要在党员教育中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政治理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的教育,在党的组织生活中突出党性锻炼、政治锻炼和政治监督,引导党员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增强严紧性。《条例》规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将严的要求落实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贯彻落实这一工作原则,就要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以有力举措推动党员教育管理不断走向“严紧硬”。特别是要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机制和奖惩机制,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推动各级责任主体尤其是基层党组织不断强化“真严”意识,树牢“长严”思想,鼓足“敢严”勇气,提升“会严”能力,充分履行日常教育管理职责。
    提高实效性。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关键在质量,要害在实效,最忌形式主义。在党员教育工作中,要坚持紧跟时代、紧扣中心、紧贴实际,力求做到因人施教、按需施教、灵活施教,注重引导党员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党员管理工作中,要坚持制度化、精细化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突出抓好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党员监督和组织处置规定的落实,让党员管理更加有力度有温度,促使党员做到“四个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