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把“品德修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贯方针和根本原则。“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明“以德为先”的重要性。德是首要的因素,做人做事第一位就是立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的主要力量,其道德操守和品德修养的好坏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国家兴衰存亡。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就必须做品德合格的表率。
德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素养。评价一名党员是否合格,“德”永远居于第一位,大德、公德、私德缺一不可。大德即政治品德,公德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私德则为家庭美德。政治品德依靠公德和私德作为支撑,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缺乏基本公共道德和个人美德的人,是难以拥有高尚的政治品德的。从一些党员干部暴露的问题和查处的案件看,都是先是丧失了公德和私德这些做人做事的底线,进而使得政治品德沦陷。
党员干部要加强品德修养,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毛泽东同志曾深刻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要求全党同志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党员干部成为了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就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在思想深处和老百姓融为一体,在实践中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夯实我党的执政基础。
党员干部要加强品德修养,要坚持道德修养教育和政治信仰培育的目标一致。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直接反映在政治素质上,抓紧抓好党员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政治信仰的培育和发展,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让其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是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站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只有广大党员干部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才能得到保证,党的事业才能长兴不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