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村“两委”班子,其建设优良与否,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这一“根基”是否牢固,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地区繁荣稳定的大局。本文就如何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做一探讨。
一、养好队伍这一“发动机”,加强战斗力
毛泽东同志曾说,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如何,完全取决于班子队伍这一“发动机”综合素质的高低和班子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健康。
一是优化队伍结构。首先,从内部挖,可以在平时和春节回乡潮中加强与本村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待业人员、回乡青年的沟通,强化服务本村的意识,使本村德才兼备的人才主动竞选加入队伍;其次,从邻村引,可以从战斗力强的邻村交流引进脑子活、工作实的班子成员或党员;再次,从社会招,用好、用活、用实大学生“村官”,使其真正扎根于村内,成为生力军;最后,从上级派,从上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进行任职或挂职。
二是增强培训实效。首先,可以听取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和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通过集中办班、现场教学等形式对村“两委”班子进行轮训,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班子以及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可以选派村“两委”班子成员到上级机关进行跟班学习锻炼,提升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再次,可以组织村“两委”班子到本县或外县示范村观摩学习,与示范村干部一起短期工作,在实地中看、实地中学、实地中做,在学习中“取真经”,回村后“用真经”;最后,可以引导和督促村干部通过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养成自学和集中学习的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三是培养后备人才。首先,锁目标,将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大中专院校待业人员、优秀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人才仓库;其次,建档案,将德才兼备者、德高能力一般者进行分类建档、跟踪了解、结对培养;最后,供平台,对于重点培养对象,给予培训机会,帮助他们致富,激发他们为村办事的热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