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揭东区 >云路镇 >下径村 >村级组织运作 >党组织运作 >党组织建设 >思想建设 返回列表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凝聚共同奋斗力量
发布时间:2020-07-01 16:47:09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全局性、根本性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继续用好传家宝、守好生命线,把全党全国人民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把握新特征,在准确识变中积极应对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当前,两个大局相互交织激荡,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不可避免传导到人们头脑之中,引发思想波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面临的挑战呈现出四个突出特征:一是多元化。随着我国取得两大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通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但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社会思想出现三多、三交(多元多样多变、交流交融交锋)。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等媚外心理和形形色色错误思潮仍然通过各种渠道侵蚀人们的心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在一定范围仍滋长蔓延,有的宣扬财富等于成功”“享乐才是人生,有的崇尚活在当下,不想出大力,只想发大财等等,出现三无三有:无抱负却常有抱怨、无情怀却常有情绪、无冲劲却常有冲动。二是圈层化。虚拟世界的网络社区具有人群聚合功能,人们因身份、职业、爱好等网缘而凝聚成不同的网络社群,志趣相投、声气相求、惺惺相惜,形成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甚至行动共同体。圈层化在提供便捷交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落入信息茧房,圈层内部越趋同,圈层之间往往就越对立,容易出现只站队,不站对的现象,从而影响社会共识的形成。三是差异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层次多样化,不仅希望吃好、穿好、住好,而且期待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社会更安全和谐,求知求乐、求新求奇的愿望更强烈,社会事务参与权、话语权、决定权需求日益明显,不仅要求更多利益,还要求更多权利;不仅要求广泛参与,还要求全面干预;不仅要说得多,还要说了算。四是情绪化。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手机用户8.5亿,手机网民占网民99.9%,手机用户平均每人每天看手机150次,不足10分钟看一次手机。有人开玩笑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看手机。年轻人更是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不是自投罗网,就是网罗其中。信息化催生情绪化,各种情绪通过社交媒体出现网络感染,个人情绪容易找到共鸣而演变为群体情绪,个别诉求容易扩散而影响全局。此次疫情发生初期,人们的焦虑、恐慌、郁闷、抱怨等各种情绪,在网络上快速积聚、蔓延。因此,越是形势复杂多变,我们越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付的谆谆教导,正视和把握这些新变化,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正视并把握人们的心理心态心情,主动引导、及时引导、深度引导,着力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

二、筑牢主心骨,在高举旗帜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始终是思想政治工作永恒的主题。政治上、信仰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清醒。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成为引领前进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一方面,抓好关键少数,做到三带头:带头学、带头讲、带头用。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作用,建立并落实以四个第一为重点的学习对标制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确保组织学习第一时间、谋划工作第一步骤、落实任务第一要求、督查考核第一内容。领导干部通过学习领会跟进、思想认识跟进、工作举措跟进,并带头上讲台、走基层宣讲,以上率下理清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做到不延误、不遗漏、不打折、不走偏。另一方面,抓好绝大多数,增强三认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创新用好两中心、一平台,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深化举旗帜·送理论系列宣讲,全面融入嵌入渗入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之中,拓展新思想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发挥媒体融合发展优势,采取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方式,制作推出系列音视频产品,提高新思想的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通过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融入灵魂中血脉里、落实到言行上工作中,衷心拥戴核心、坚定维护核心,朝气蓬勃地担当新使命、建功新时代。

三、增强感染力,在解决问题中增强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随着时代发展,线上聊天越来越多、见面聊天越来越少;跨越时空的聊天工具越来越方便、直抵人心的真情实感越来越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键对键,也要面对面;既要动手,也要动腿,更要动情。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只有将心比心、见人走心,才能深入人心、打动人心,只有抓住对象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急,才能防止喊口号”“放空炮,避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时要运用人们喜爱并接受的话语体系和活动方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人们自然而然吸收。更为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目中有人,又心中有情;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扎实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要探索实施三分法:一是分类推进。既突出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社区等不同的重点领域,又注重将工作触角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延伸,向没有覆盖到的盲区飞地拓展;既通盘考虑安排,加强面上广泛覆盖、线上分类指导,又注意把工作做到每个点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如,安徽持续开展改革先锋、青年榜样、好人模范、文化名家、劳动模范、工匠大师等六进校园系列活动,已举办50多场,6.6万名师生现场观看,700多万网民通过直播观看,被评为全国思政课创新案例。二是分众推进。搞清楚受众的基本构成,紧密结合不同群体思想和生产生活实际,分众施策、因人施教,回应关切、解决难题,在推己及人中促进情感互动、实现思想共鸣。比如,对老年人重点解决精神空虚、心理孤独的问题,对“90”“00要激励他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对进城务工群体要解决好口袋富、脑袋贫的问题,对网民和新社会群体则要引导而不迎合。三是分时推进。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历史节点、重大活动等,适时组织送文化年货”“乡村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决胜小康、奋斗有我等导向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教育,上好生动深刻的新中国历史课、爱国主义教育课、新时代思政课。

四、掌握领导权,在知重负重中扛起政治责任

各级党组织应当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真正做到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思想政治工作。一是紧紧抓在手上。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负第一责任人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重要内容,列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巡视巡察。坚持四同: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三全:全方位重视、全过程把控、全要素保障,推动软任务转为硬指标”“被动抓变为主动做。二是形成联动合力。宣传部门要统筹理论舆论、文化文明和网上网下资源,集中向思想政治领域发力;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和高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沟通联络等机制,加强与各级老干部局和教育、农业农村、总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合作,既分工负责种好责任田,又齐心协力守好主阵地。三是建强工作队伍。加强培训轮训,总结创新案例,改善待遇条件,建好用好三支队伍,即以思政课教师、思政工作人员为主体的专业队伍,以文明实践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以文艺工作者为主体的轻骑兵队伍,并注重激发群众自我教育意识,推动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个个上心、人人上手的生动局面,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抓在经常。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