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结硕果
——记“广东省文明村”揭东区埔田镇牌边村
□记者 池 妍
牌边村位于埔田镇中心地带、政治中心区,全村人口8322人,党员235人,总占地面积3000多亩,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该村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村”、“揭东区和谐文明单位”、“揭阳市文明村”、“全国农民体育健身示范工程”、“广东省文明村”……种种荣誉都在展示着牌边村的文明硕果。日前,记者走进该村采访,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文明新风。
在村委副书记陈伟强的指引下,记者沿着整洁的村道,漫步于宽阔的文化广场和公园,只见到处芳草茵茵,树绿花艳。“近几年来,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村里很难看到不文明的行为。如今我们生活得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垃圾有人清,花草树木有人浇水管理,晚上有环保路灯,空气还比城里好呢!”
狠抓民生工程 提升群众幸福感
走进埔田镇中心幼儿园,崭新的球场、整洁的教室映入眼帘。标准的课桌、多样的游乐玩具、多媒体教学、琳琅满目的图书,让小朋友玩得快乐、学得开心。“家门口有了这么好的幼儿园,真是太方便了。”村民陈姨介绍,每天只要步行几分钟就到幼儿园了。
民生为先,是牌边村近年来开展各项工作的关键词。该村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勾画出该村的科学发展路线。该村借助福利促进会平台发动乡贤及企业家捐资65万元修建、扩建学校和奖励、资助贫困学生;发放扶贫助困金、粮油等,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兴建农民公寓,解决部分住房紧缺村民;投入160多万元改造综合市场,解决村民“菜篮子”工程,改善村民生活。
兴建文化设施 点亮农村新生活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抓共建,是村党支部一直坚持的工作思路。随着投资800多万元建起的文化广场和公园,牌边村村民就有了舒展筋骨的场所。每天,村民都自发地在广场上运动,有跳舞的、有健身的,还有的在公园里散步,十分热闹。“村里变化大呀,道路宽了,环境美了,娱乐设施全了,文化生活更丰富了!”村民陈姐道出了心声。
据了解,这座广场约 10000 平方米,斥资 500多 万元于 2012年建设竣工,广场建成后,不光本村村民受益,也吸引了不少外村村民前来娱乐休闲。每年春节,广场上的大戏台还会为村民献上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让村民欢天喜地过春节。文化广场的建成,不仅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凝聚了民心,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和谐进取的新气象。
与此同时,牌边村还投入170万元建成溪南路和莲新路,投入180万多元建成松林路环村大道,改造榕华围路、配套太阳能路灯、种植绿化树;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排放生产、生活污水,修建农田灌溉沟。
推行村务公开 让群众心里亮堂
新农村文明和谐的程度,很重要的一条,体现在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有多少。该村设立政务、村务二个公开栏,把村务公开作为实行阳光政务的平台,思想高度重视,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自觉实行政务公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收集有关资料;明确规定公开重点内容,村两委任期目标及完成情况、重大决策事项、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财务状况、计划生育情况、重点项目、支农惠农政策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及办理情况全部进行公开。
村民们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村里的事都不清楚,实行村务公开后,村里的事务、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公布栏上写得清清楚楚,这样的村支部、村委会群众满意,信得过”。
建成公共服务站 服务群众零距离
“现在村民过来村公共服务站办事很方便,基本所有业务在这里就能办好。”村民陈大叔告诉记者。牌边村依托原便民服务室,通过优化整合,全面建成公共服务站。该服务站围绕便民利民原则,实行代办服务制度,由一名村干部担任代办员,村民要办理的事务,只需将资料交给代办员,填写《代办申请表》和提供相关证件后,由代办员把材料送到镇公共服务中心进行办理;若需由区办理的事项,代办员会联系镇公共服务中心进行网上预审,并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村民委托办理事项,再按原申办路径把证件、审批结果回传给申办群众,实现服务流程无缝对接。
据了解,自 2015 年公共服务站运行以来,共为群众办结各项便民服务 100 余件、提供各类服务咨询 100 余次,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受理解决问题”的运行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基层群众诉求难、办事难的问题,疏通了群众的诉求渠、理顺了群众的心气、拉近了干群的关系、化解了大量基层矛盾。
采访最后,陈伟强表示,牌边村将凝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正能量、同心共筑美丽乡村“中国梦”,努力打造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配套的乡村格局,促进全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生活较为宽裕,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风民风文明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