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揭东区 >玉湖镇 >林厝村 >村级组织运作 >党组织运作 >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培养 返回列表
锻造先锋力量 夯实执政根基——切实加强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与培养工作
发布时间:2025-10-09 10:54:10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素质能力、精神风貌、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奋进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关键性的任务。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具有极端重要的性和紧迫性。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只有确保每个细胞都健康、每个分子都充满活力,才能永葆整个肌体的生机与活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迫切需要。 党员工作生活在群众之中,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能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宏伟蓝图需要千千万万党员带头拼搏、无私奉献。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就是要激发全体党员的奋斗精神,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延伸。 党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对象。管党治党必须从严管理党员抓起,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党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党员队伍源头活水清澈

发展党员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入口关”,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规范发展程序,保证发展党员质量。

    突出政治合格。 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着重考察发展对象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特别是要看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治上的先进性。

    优化队伍结构。 坚持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党员,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群体中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分布结构。

    严格发展程序。 认真执行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培养教育、考察,预备党员接收、教育、考察,转正等每一个环节,确保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公开透明,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落实工作责任。 压实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上级党组织的领导指导责任,严肃查处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规违纪问题。

三、强化教育,严格管理,促进党员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党员队伍建设,“管”和“育”是关键。必须坚持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激发党员内生动力。

    深化理论武装。 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加强党性锻炼。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严格日常管理。 健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严格党籍管理,规范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畅通党员退出渠道,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注重关怀激励。 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关爱党员,特别是要帮助生活困难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做好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宣传工作,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四、搭建平台,发挥作用,激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的作用发挥是检验队伍建设成效的试金石。必须为党员立足岗位、服务社会、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立足岗位建功。 引导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佳绩,成为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和先锋模范。

    密切联系群众。 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如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承诺践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等,推动党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化解矛盾。

    严守纪律规矩。 加强党员纪律教育和廉政教育,引导党员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提升能力素质。 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精准化、差异化的培训,着力提升党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水平。

五、健全机制,压实责任,推动党员队伍建设常抓不懈

党员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落实领导责任。 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抓党员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将其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党组织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完善制度保障。 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等方面的具体制度规定,形成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员队伍建设制度体系。

    坚持分类指导。 针对机关、企业、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党员的特点,精准施策,提高党员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督促检查。 定期对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

党员队伍建设关乎根本、关乎长远。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等各项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