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揭东区 >月城镇 >寮东村 >村级组织运作 >自治组织运作 >政策法律 返回列表
如何提高基层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
发布时间:2025-06-10 10:37:31

群众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党的群众工作具有不同特点。新形势下,社会利益格局、社会组织形式、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与科技发展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不仅使群众工作呈现很多新特点,也给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历练和不断提升。广大基层干部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融入群众、深入基层,听民之所呼、知民之所需、察民之所急、应民之所求,直面现实问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增强群众工作能力。

注重政策学习解读与政策宣讲相统一

基层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前沿,工作纷繁复杂,抓落实是基层的重要工作。基层干部作为连接党和群众的关键桥梁,要在熟悉政策、了解政策的基础上将党的重要精神和政策宣传到基层、宣讲到人民群众心坎上,同时要遵守政策、自觉按政策办事,发挥榜样作用。

当前,部分基层干部在政策解读、宣讲方面还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些单位对政策学习和宣讲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多,学习宣讲的内容和质量没有实现供需匹配 ;二是对政策解读不到位,在对政策的理解上出现偏差 ;三是政策宣讲的方式不够灵活、方法不够多。这就需要广大基层干部深刻把握政策、理解政策,既能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制策施策,又能做好政策宣讲工作。基层干部要把握时机,每逢新政策出台,都应认真学习和仔细解读,确保全面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 ;要拓宽宣讲渠道,宣讲政策不仅限于下发文件、口头讲解,还要善于借助多种载体、多种形式 ;要扩大宣传效应,做到宣讲内容与听众需求有效对接,使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让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与基层群众“零距离”,促进形成共识、凝聚力量。

注重调查研究与决策执行相统一

注重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传家宝,也是我们发动群众、调动群众、领导群众的重要工作方法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全面准确掌握发展情况、了解群众需求,进而提出解决之策,都离不开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各方面对调查研究是重视的,但还要下更大功夫,关键是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

基层调查研究重在找规律、看需求、查问题、补短板,确保各项工作在正确轨道上推进。广大基层干部要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就要多深入实地、深入现场开展针对性调查,主动到群众中去摸清实际情况,为如何研究、怎样研究打下基础,也为科学决策、及时解决群众的各种诉求提供真实科学的依据,使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有机统一。要注重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执行的全过程,坚持学习调研在前、决策在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政策措施出台前和民生工程确定前,要事先经过调查研究,并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和专家意见。此外还要加强落实性调查研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切实为民谋利。

注重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就是要针对群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坚持靶向治疗,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科学解决问题,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一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目标导向不是虚的,必须贯彻落实到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具体工作中。广大基层干部要领会国家大政方针和相关政策,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围绕政策目标,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制订执行方案,并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作出相应调整。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广大基层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要善于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形成逆向促动的思维模式;要善于深刻剖析问题,刨根问底、穷本溯源,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 ;要善于解决问题,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