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思想上的统一,是党的团结统一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证。我们这么大一个党,领导着这么大一个国家,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这个艰巨任务,全党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实现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统一,最根本的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新时代新征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着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大力加强党内集中教育。党的历次集中教育,都以思想教育打头,既绵绵用力又集中发力,推动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推进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固本培元、凝心铸魂,进一步打牢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不断加强经常性教育。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开展基层党员集中轮训和经常性教育,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推广主题党日、党性实践锻炼等有效做法,通过举办读书班、集中交流研讨等形式,让党员干部深学细悟、研机析理,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坚持把全面学习和重点学习结合起来,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自觉对表对标,增强学习教育实效性、感染力。各级党委(党组)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每年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坐下来、静下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集体学习和研讨交流。领导干部要上讲台、讲党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领学带学促学作用。
切实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题主线,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首课主课必修课,全面纳入培训计划和教学布局,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同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完善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发挥好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办好重点班次,分类分级抓好干部理论武装,重点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集中轮训,不断增强理论教育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重要著作,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把握党员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深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注重实效,防止搞培训上的形式主义。
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意识形态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做所谓“开明绅士”,不搞“爱惜羽毛”那一套。互联网已经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必须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凝聚亿万网民,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强化实践导向。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善于运用这一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强化政治领导,丰富战略支撑,拓展实践路径,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动力活力,使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彰显、前景更加光明。善于运用这一思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善于运用这一思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各种风险见之于未萌、化之于未发,坚决防范各种风险失控蔓延,坚决防范系统性风险。善于运用这一思想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既注重解决好出现的新问题又注重解决好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