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村位于揭东区玉湖镇西北部,与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接壤,下辖汾水自然村及九斗自然村,有206国道贯穿村中心,村后有广梅汕铁路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面积约1166.48公顷(11.66平方千米),现有耕地面积约0.9823平方千米,总人口9983人共2229户。现有党员172名,村“两委”干部8名。汾水村于2016年被省评为“红色教育革命基地”。
近几年来,汾水村强化党建引领,以“百千万工程”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大行动、“厕所革命”、垃圾收集转、农村雨污分流等工作,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等模式,以产业发展加快振兴乡村步伐,努力向“兴村、富民”目标迈进。
汾水村人才辈出,人杰地灵。清末有两位武举人,著名于前后乡里,有参加“福建闽变”到蒋抗日的十九路军第六军(新编人民军的参谋长,抗日时期在潮汕成立“潮汕华侨抗日救护队大队长余鸿业”等历史名人。
工业产业基础较好。汾水村工业产业以木材、吉他产业为主,木业工厂有揭阳市揭东区玉湖茂青合板厂、讯锋木业、闽杰合板等木材公司;吉他工厂有冰航乐器、梵特乐器两大吉他支柱公司,于今年引入揭阳市世鑫乐器有限公司,现已投产。吉他总出口约占全国出口量10%,下来将依托产业优势谋划建设汾水吉他产业园区。
红色文旅产业逐步发展。汾水村是著名的“汾水战役”红色教育基地,现有竹篙岭山的“汾水战役烈士纪念碑”供后人参观缅怀。还有瞭望岽的旧战壕等,是红色教育基地加游览参观的好地方。阶段来,汾水村积极推进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汾水村红色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玉湖镇汾水村红色美丽乡村提质升级项目。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汾水村红色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包括新建红色主题公园,重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红色村庄导向标识牌,对206国道至红色主题公园村道连接线景观提升等建设内容,项目于2022年8月18日通过竣工验收,于2023年2月24日完成工程结算审核。玉湖镇汾水村红色美丽乡村提质升级项目包含3个子项目:汾水村文巷沿线提升项目、汾水村主题公园周边提升项目、汾水溪水环境提升项目,于2023年8月竣工验收。成功召开时隔96周年的汾水战役座谈会,盛情邀请了红二代出席座谈会,并邀请其参观乃至参与汾水红色村建设。汾水战役是汾水红色美丽乡村的灵魂所在,汾水村两委会加大力度持续做好宣传,讲好红色故事。目前,汾水战役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公园北入口烈士纪念服务设施的管理权,包括设施维护、日常管理及解说业务均已移交揭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汾水正在开发一条长3公里,宽8米通往瞭望的水泥大道,供广大人民群众方便出行游览。投入约100万元谋划汾水战役-小桥现场教学点项目,进一步挖掘汾水战役红色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努力谋划打造特色“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吸引广大群众前来旅游参观,并带动我村经济发展,打造美丽的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扎实开展绿美乡村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书记头雁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乡村绿化主题党日活动、乡贤座谈会、党员中心户组织发动群众支持、参与绿化工作,汾水村在植树节前后,成功种植四百余株树苗,建立“红色绿美先锋林”和“红色绿美工会林”,并由揭阳市投控绿化有限公司捐赠红继木、红花勒杜鹃等树木21757余棵,携手共建绿美乡村。
成立公益理事会为民生做实事。对于汾水溪断流20年的历史遗留问题,组织发起成立汾水村公益理事会,通过多次召开座谈会协商讨论,于2024年1月1日成功启工,发动村民热心捐款约280多万元,巩固汾水溪水环境治理成效基础上,进一步疏通汾水溪上下游,努力将原本的臭水沟打造成水清岸绿的江景,终于将汾水溪上游汤南段溪口开通。针对汾水村206国道人流车流大,交通安全隐患突出且缺少交通指挥设施问题,牵头公益理事会捐资在深坑水库、汾水中学、石碑岭沙场路口三处交通安全隐患较为严重的交叉路口设置三座交通信号灯,并配套交通引导线,大大降低汾水村民出行安全隐患。结合央企助力乡村发展捐赠混凝土,村党委通过公益理事会发动村民自行组织村中各道路硬底化理事会,通过捐资筹备先后完成瓦窑潭机耕路硬底化建设、洪屋寨村道巷道硬底化建设、龙坡路硬底化建设、九斗黄盆路硬底化建设。同时瓦窑潭水利桥建设工程和解决206国道积水民生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