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揭东区 >锡场镇 >华清村 >村级组织运作 >党组织运作 >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教育 返回列表
“以小见大”让党员教育培训与“实”俱进
发布时间:2025-04-01 09:13:41

近日,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健全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机制,分级分类抓好学习培训。党员教育培训需牢牢把握“以小见大”的智慧,用“小案例”丰实课程内涵,以“小创新”激活培训动能,靠“小行动”催生实干硕果,让党员教育培训与“实”俱进、行稳致远,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以“小案例”剖析“大理论”,在深入浅出中让课程内容与“实”俱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接地气”的案例是理论的“活化剂”。它们源自党员们身边的日常琐事、基层工作的琐碎点滴,带着泥土的芬芳与生活的温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党员们瞬间找到共鸣。“有时效”的案例更是理论的“强化针”。从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奋斗故事,到疫情防控一线的先锋事迹,再到科技创新前沿的突破传奇,这些鲜活的案例,如同一面面镜子,清晰映照出理论在现实中的磅礴伟力,让党员们深刻领悟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如何精准导航时代巨轮破浪前行,为当下各项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党员群体来自各行各业,知识结构、工作需求千差万别。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多领域的案例,恰似一桌“满汉全席”,能满足不同“味蕾”需求。它们相互碰撞、融合,激发党员全方位思考,点燃探索热情,让理论学习不再单调枯燥。

以“小创新”激发“大活力”,在灵活多元中让培训方式与“实”俱进。传统的课堂、单一的讲授,难以奏响新时代党员教育的激昂旋律。党员教育不该局限于四四方方的教室,本地的红色资源、热火朝天的工作一线皆是绝佳“教室”。通过走进承载历史记忆的革命纪念馆,让党员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奔赴项目建设现场、乡村振兴前沿,亲眼看到发展的蓬勃脉动,让理论知识找到现实“土壤”,生根发芽。要创新培训形式,引入“互动教学”,告别“单向输出”,开启“双向奔赴”。案例分析会上,在剖析问题、求解答案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小组讨论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协同作战攻克难题;情景模拟里,党员们身临其境“扮演角色”,处置问题的实操技能稳步进阶。互联网的东风为党员教育开辟了新航道,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线上资源库,党员们随时随地开启学习之旅,碎片化时间得到高效利用,让多元化的培训形式,点燃学习热情。

以“小行动”推动“大作为”,在身体力行中让实践转化与“实”俱进。党员教育的终点绝非知识的堆砌,而是实践的升华。“小行动”虽看似微不足道,却如点点繁星,汇聚成推动时代进步的浩瀚星河,促成党员的“大作为”。党员们要立足本职岗位,于日常工作中显担当。无需豪言壮语,踏实做好手头每一项任务,便是对党员初心最质朴、最有力的诠释。还要投身志愿服务,在为民服务中践初心。通过主动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物资、陪伴慰藉,让温暖驱散孤独。积极踊跃加入环保行动,弯腰拾起每一片垃圾,用双手守护绿水青山。不断助力乡村振兴,为农户出谋划策、拓宽销路,用智慧点亮致富希望。在公序良俗的维护上,党员要以身作则,倡导文明出行、礼貌待人,摒弃陈规陋俗,积极传播正能量,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成为社会前行的“标杆”。用“小行动”带动形成崇德向善、拼搏奋进的良好社会风尚,让点滴善举如春风化雨,滋润群众心田,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