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入口关”。首关不过,余关莫论。发展党员工作要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决把牢政治标准这条“硬杠杠”。要用好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挖掘和吸纳各行各业中站位高、素质优、能力强的先进分子,扩大发展党员覆盖面,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提升党员队伍先进性和代表性,推动发展党员工作“扩源提质”。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各个时期阶段特点,要用政治“高倍镜”全面扫描,用政治“显微镜”见微知著,通过思想汇报、谈心谈话、家访活动等,全面细致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要注重思想入党,不简单用“能人”“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政治上靠得住的优秀人才吸收进来。
把好“程序关”。严格标准程序,发展党员才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到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再到预备党员的接收、教育、考察和转正等每一个环节,《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切实抓好细则落实,把从严要求落实到发展党员全过程各环节,确保发展环节一环不缺、严守程序一步不错,做到不搞变通、不走形式、不留暗门,使程序真正成为党员质量的保障。要严格执行“全程纪实制度”,细化各个培养阶段以及环节的时限、内容、责任人、确定方式、备案报批、公示等流程,确保发展党员程序合规、手续完整、材料齐全。
把好“管育关”。培养、教育、管理贯穿发展党员工作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要强化政治教育,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章党规等内容,采用集中培训和日常培养、线上自学和线下共学等形式,上好入党“必修课”,帮助不同发展阶段对象快速在思想上入党。要根据所属领域、个人特长等,给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交任务、压担子,引导他们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在熔炉中打磨淬炼。要坚持把群众口碑作为衡量发展对象的参考依据,建立自下而上的评价机制和多方联动的监管机制,做好联合政审、日常考察、逐级审查等工作,有重点地听取相关群众和部门的意见建议,了解发展对象的真实表现,确保新发展的党员质量过硬。
把好“责任关”。把各领域先进分子发展入党,是党组织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发挥好领导与把关作用,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党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基层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持原则、务求实效,切实把发展党员工作抓紧、抓好。要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对具备发展党员条件但长期不做发展党员工作的基层党组织,必要时进行组织整顿;对不坚持标准、不履行程序和培养考察失职、审查把关不严的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来源:《党课》2025年3月·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