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揭东区 >玉湖镇 >北坑村 >村级组织运作 >自治组织运作 >村(居)民自治 返回列表
召开组织生活会的党员人数要求及请假程序
发布时间:2025-03-26 14:33:56

 一、为什么必须严格把控参会人数?

组织生活会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内团结,推动问题整改。如果参会人数不足,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1. 党员意见无法全面反映,决策缺乏代表性; 

 2. 缺席党员未参与问题查摆,后续落实易流于形式; 

3. 随意缺席可能弱化党员的组织观念。

二、参会人数的具体要求?

1. 常规组织生活会

基本要求:到会党员须占应到会党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含预备党员)。 

  例外情况:若因不可抗力(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导致参会人数不足,需提前报上级党委批准,并记录在案。 

  参考:某某党支部共有党员30人,召开组织生活会时实到20人,符合三分之二要求(30×2/3=20)。  

2. 涉及重大议题的组织生活会

议题范围:选举支委、评议不合格党员、讨论党纪处分等。  

人数要求:评议不合格党员、讨论党纪处分须达到三分之二以上,且需无记名投票时,赞成票须超过应到会党员的半数。  
文件:《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2020年修订)明确,选举类会议需满足五分之四 到会要求。  

3. 特殊情况下的灵活处理

(1)扩大参会范围‌:

领导班子成员不足3人时,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扩展参会范围至内设机构及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但扩大参会人员仅可提意见,不参与自我批评‌。

(扩大参会人员的权限范围是什么?答:‌仅限对领导班子提出批评建议,不参与投票或自我批评‌。)

‌(2)地方性差异‌:

部分地方或单位可能要求更高比例(如五分之四),需以所在党组织具体规定为准‌。

(3)长期流动党员:

可依托线上平台参会,但需全程录像并留存记录;  

 


(4)年老体弱党员:

经支部同意可不参会,但需指定专人传达会议精神并征求意见。

三、请假程序如何做到规范又人性化?

请假制度既要维护纪律刚性,也要体现组织关怀。以下流程供参考:  
1. 请假条件与分类

必须批准的情形:  
因病住院或医嘱需休养;  
因公出差(需提供单位证明);  
直系亲属重病或身故。  

可酌情批准的情形:  
参加重要考试、培训; 

子女升学、婚嫁等家庭事务。 

不予批准的情形:  
私人旅行、非紧急聚会等非正当理由。  

文件:《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16年)强调“党员不得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  

2. 请假流程四步骤

1. 提前申请:至少会前3天提交书面请假条(或电子申请); 

2.支部初审:组织委员核实原因,必要时要求补充证明材料; 

3. 书记审批:支部书记签署意见,重大情况需支委会讨论; 

  4. 备案公示:请假结果在支部内公示,接受党员监督。  

模板参考: 

请假申请书
党支部:  
本人因______(原因),无法参加____月____日组织生活会,特此申请请假。  

附件:相关证明材料(如病历、出差通知等)  
申请人:______  
日期:______  
3. 请假记录的运用

日常管理:纳入党员积分制考核,作为评优评先依据;  

问题预警:连续3次请假需开展谈心谈话,排查是否存在思想懈怠。  
(请假是否影响民主评议结果?‌答:请假党员仍需提交书面自评材料,支部结合日常表现综合评定‌。)

四、常见误区
误区1:“人数不够先开会,事后补材料就行”

未达人数要求召开的会议无效,相关决议可能被上级党委撤销。 会前逐一确认党员到会情况,人数不足时及时调整会议时间。 

误区2:“线上参会可以随意应付”

线上党员未全程参与讨论或未开启摄像头,视为无效参会。 会前测试设备,会中截图存档,会后签字确认发言记录。  
误区3:“补会可以替代正式会议”

补会仅限传达精神,不能替代原会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 缺席党员需提交书面自查材料,并在下次会议上说明整改情况。

党建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