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揭东区 >月城镇 >寮东村 >村级组织运作 >党组织运作 >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培养 返回列表
“青松式”党员干部培养
发布时间:2024-12-27 10:39:13

    青松没有争奇斗艳的花朵,也没有硕大多彩的叶片,寒来暑往,始终是一身整洁绿色的“外套”和笔直挺拔的躯干。范仲淹以“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之句称赞了青松清廉的美德,刘桢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映射了青松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的坚守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到难不住、压不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党员干部培养工作,培养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青松式”党员干部,亦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环。

青松要挺拔常青,既需要树木扎根向下伸,通过发达的根系汲取营养,树茎向上展,将根汲取到的营养运输到枝叶,枝叶吐故纳新,向周围释放出氧气泽被一方。全面从严治党这条路,面临着崎岖艰险,悬崖峭壁,唯有多种并种好路旁青松才能防治腐败乱象带来的“水土流失”。事不同但理相仿,培养“青松式”党员干部也应从根、茎、叶三处做好攻略,下好功夫。
从根出发,廉政信仰作肥料方能使“青松”根深蒂固。
卢梭曾说:“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没有信仰的法治,犹如没有灵魂的人体,再刚性的法条也难免沦为摆设,成为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当今社会反腐形势仍然严峻,很大程度与党员干部的信仰缺失离不开关系。廉政信仰是公务人员对廉洁从政在内心的认可、在行为上的自觉和价值上的追求。厚植廉政信仰需要抓好廉政文化建设,认真研究廉政教育需求,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讲好廉洁故事,深刻剖析反面典型案例,讲透贪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危害,形成抵制腐朽文化氛围。党员干部只有将廉政信仰内化于心,心存敬法畏法的“红线意识”、当好学法守法的“领头羊”,才能真正守好人民群众赋予的“公权力”。
以茎作桥,党内监督作营养通道方能使“青松”高大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