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丰富党员教育课堂形式,提高党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党员学深悟透,山东省乳山市挖掘自身优势,实行“理论课程+现场课程+实践课堂”有机结合的培训教学模式,让党员教育有滋有味,有效激发了党员学习热情,提升了党员教育质效。
打造“理论课堂”,让党员教育“原味”醇厚。乳山市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当做首要培训任务,教育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一是制定一套培训计划,一手抓今冬明春集中培训,一手抓常态化重点专题培训,确保做好党员教育这一基础性经常性工作。2022至2023年冬春农村、社区党员开展分类集中培训工作,全市累计开展分类培训69个班次,应参训党员2.3万人全部完成培训任务;分级制定《2023年度党员教育培训重点专题班次计划》,分领域、分群体对党员常态化重点培训。二是选用一批优秀师资,制定党员教育优秀师资标准规范,配套完善师资选聘流程及师资积分管理办法,从优秀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党务工作者、专家学者、实用技术人才、离退休干部等人员中选聘党员教育师资,建立85人党员教育师资库,55人党员教育专家库,助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三是打造一批精品课程,立足自身实际、挖掘自身优势,开发建设具有乡土特色、街区特色的课程体系,打造“一镇街一主题”,着力保障课程贴近基层、易学易懂、实用管用。海阳所镇党员教育中心(党校)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打造“聚‘蛎’深耕蓝色经济”产业振兴教学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牡蛎产业发展历史,体会老一辈养殖户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鼓励学员精准发力,集中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升组织力,激活创新力。
打造“现场课堂”,让党员教育“鲜味”飘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乳山市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将本土红色基地、主题展馆、重大基建融入党员教育,让党员教育“活过来”。一是搭建特色教学路线,着力打造“红色研学路”“清廉之路”“经略海洋”等5条特色教学路线,串起全市范围内包括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乳娘事迹陈列馆、胶东公学等26处现场教学基地,为党员教育现场教学提供阵地保障。二是制作精品课程,为5条特色教学路线量身制作精品党课、电视片,让现场教学基地“动起来”,教育引导党员感悟先烈精神、接受思想洗礼、牢记初心使命,其中《红色胶东大爱乳娘》《人民至上——马石山十勇士事迹的历史回顾和现实思考》等获评省级优秀党课。三是开展“云端”现场教学,“网络覆盖到哪里,学习资源就延伸到哪里”,乳山市搭建“云上党校”,汇集有关课程资源,把现场教学基地搬上“云端”,随网送到每一位党员身边,让党员在家门口遍览陈列展馆,接受党性教育,从传承中获得信仰力量,激发前进动力。
打造“实践课堂”,让党员教育“土味”十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乳山市党员教育一直以来坚持以学促干,以知促行,切实发挥实践教学点载体平台工作效能。一是搭建多形式实践教学点,依托行政村、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28个实践教学点,搭建完善具有特色生产加工、技术改革创新、体现典型经验做法的实践场景,在腾甲庄村实践教学点搭建有38个高端蔬菜大棚,向党员传授大棚管理、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在下石硼村实践教学点配备有6大功能区,让党员实地观摩旅游与民宿助力建设美丽乡村。二是探索双导师讲课模式,每个实践教学点配备一位高知高能的理论导师和专技专长的实践导师,理论导师根据实践教学点实际选取1至2个实践锻炼方向,总结实践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面对面向学员进行讲授,实践导师带领学员现场观摩介绍,教操作、传经验,从理论、实践、经验全方位为党员实践教学保驾护航,做到以导师的真本事教给学员真本领。三是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点设置4个教学方向(乡村现代化治理、美丽乡村旅游与民宿、电子商务与直播带货、规模化特色种植和现代养殖)党员可任意选择方向,以参与和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实践实训实操教学为主线,学习结束后组织座谈交流会,谈感想、晒成绩,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自身实践、实训、实操水平。
来源:灯塔-党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