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中心近期在月城、霖磐、桂岭、玉湖、锡场和云路等地调查,结合历史资料、气象条件及水稻生育期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区早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为中等发生年份。主要发生的病虫有钻蛀性螟虫(大螟、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纹枯病等三虫二病。总的发生特点:病虫中等发生,但分布不平衡。各地应密切注意病虫的发生动态,切实抓好早稻重大病虫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一、发生趋势
钻蛀性螟虫:预计中等发生,据田间调查,发生种类以二化螟为主。全区加权平均亩残存量 29 头,发生量比去年增加 9 头,发生期比去年接近。预计我区第二代螟蛾盛发期 5 月 26 日—6 月6 日,卵盛孵期 6 月 2 日前后,防治适期在 5 月 31 日至 6 月 4 日。今年早稻由于降水偏多,大部分破口抽穗期集中在 6 月初,与螟虫防治适期基本一致,对早破口的水稻防治时间可适当提前。喷药时第一次以防治螟虫为主,第二次以防治纹枯病、稻瘟病为主。
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发生。5 月 9 日前后田间赶蛾亩有 442头,卷叶率在 0.3%-2%,卷叶率严重的 11%左右;残虫量平均 860头/亩(以 1、2 龄虫为主),严重的有 1、2 龄虫约 9000 头/亩,亩有卵量 6200 粒。第三代稻纵卷叶螟防治适期在 6 月上旬。预计
今年第二代稻纵卷叶螟将中等发生。
稻飞虱:预计中等发生。据 5 月 9 日前后调查,大田一般百丛虫量 55 头,虫态以低龄若虫为主。随着外地虫源的迁入和田间卵粒的孵化,虫口密度还将继续增加。
纹枯病:预计中等偏轻发生。5 月 9 日前后田间调查发病丛率2%,病株率 0.8%。我区早稻中后期将进入多雨季节,极有利于纹枯病的扩散为害。
稻瘟病:预计轻发生。5 月份以来调查田间未见病斑,但早稻我区还有部分感病品种(19 香、金农丝苗、天优 998、五优 308、天优 3618 等),水稻破口、抽穗期是感病危险期,若多雨天气持续,稻田受浸,将加大该病的扩展蔓延。历史病区该病将加重发生,务必密切注意。
二、防治意见
鉴于早稻中后期各镇街病虫发生种类差异大、发生期不一致,各镇街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田间调查,特别要密切监测近期“两迁”害虫迁入动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况,结合禾情、天气情况,及时、准确发出预报,并做到分类指导、适时组织防治。坚持“早破口、早施药”原则,要求全面施二次药,即于破口期前施第一次药,5—7 天后施第二次药。注意喷药期间遇雨应补喷。
(一 ) 参考药方(可根据防治对象选择混合使用、交替轮换)
1、防治钻蛀性螟虫和稻纵卷叶螟:亩可选用 1.8%阿维菌素乳油 120 毫升(卷必净)或 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亮泰)40 克。也可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氧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等。
2、防治稻飞虱:亩可选用 25%噻嗪酮粉剂(优乐得)30 克。也可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呋虫胺等。
3、防治纹枯病:亩可选用 30%苯醚·丙环唑 30 克(爱苗)或24%噻呋酰胺悬浮剂(稻康瑞)20 毫升。也可用氟环唑、井冈霉素等药剂。以上药剂兑水 5 75 公斤喷雾。
(二) 建议施药时期:第 1 次 5 月 30~6 月 7 日,第 2 次 6月 8~15 日。
( 三 )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如在田间放置性诱捕器诱杀成虫等。
(四)注意环境保护,请自觉做好农药废弃物的收集处理。
注意:使用无人机施药应在早晨或傍晚,避免中午作业,封行期施药亩用水量不宜少于 1.8 升、破口期不宜少于 2 升,确保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