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党在人民群众中形象的重要基石。十八大以来,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新要求、新目标,尤其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基层党委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党风廉政责任制为抓手,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为重点,强责任、抓落实、树新风,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清形势,正视不足,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
1、强经济发展弱思想教育。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一些基层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发展经济见效快,政绩明显,只要把经济发展好了,党风廉政建设“不出问题就是没有问题”,过于强调发展经济,忽视了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
2、有些党员干部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委、纪委的工作,与分管领导、业务部门没有关系,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岗双责”认识偏颇,对考核追责严厉的安全工作“一岗双责”重视有加,然而对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相对重视不够。由此形成了纪委单打独斗,包揽事项,其他部门隔岸观火,“独善其身”的现象。
3、存职能混同缺角色独立。党委与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存在职能混同,角色缺乏独立,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划线不清,纪委越俎代庖,大揽“主体责任棒”,党委缺位失责,荒废“责任田”,致使纪委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变为了纪委冲锋在前,党委埋于身后,忽视了党委应有的角色。
(二)工作发展不平衡
1、部署多督促少。基层对党风廉政建设能够做到及时贯彻落实、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然而检查督促、跟踪到位不够。
2、宣传少教育空。在反腐倡廉中,基层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是年年抓、经常搞,但形式单一,照本宣科,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外宣意识淡薄,不注重整理收集亮点经验上报,一些好的措施得不到及时反馈、宣传、推广。教育工作存在思维定势,仅局限于悬挂教育牌、看警示片和榜样片等形式,不同程度上存在受众“疲劳”现象,同时创新意识不足,缺乏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教育形式,导致形式单一、内容老套、效果不显。
(三)民主管理待完善
1、企业政务公开不规范。在政务公开中,有些部门存在公开内容不具体、公开时间不及时、公开形式简单、公开程序不规范,甚至个别公开栏内容长年不变,上级布置督促就公开,反之就不公开。甚至有个部门存在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对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少。
2、监督机制不完善。民主监督功能发挥不够,监督停留在表面。有些党员干部对企业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缺少了解,监督走形式,担心报复,怕伤和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
(四)干部作风需改善
1、纪律松懈、管理过宽。有的党员干部上下班存在“迟到早退”现象。有的党员干部上班期间出勤不出力,串岗聊天、玩电脑游戏、上网炒股、购物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服务意识差。这些不仅影响干部个人的形象,也影响整个企业的形象。
2、办事拖拉、执行不力。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敬业精神,工作积极性不高,宗旨意识淡薄,对员工冷暖不闻不问,冷漠视之,办事拖拉。有些党员干部工作中不是积极主动地找事做,而是消极被动地等事做,对工作没有前瞻性,领导安排做啥就做啥,推一下动一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且存在畏难情绪,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思想,工作滞后,拖拖沓沓,应付了事。
3、创新不足,墨守成规。有些党员干部认为自己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创新意识不够,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有些党员干部工作不实,作风漂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工作,总结经验、汇报材料东拼西凑,不切实际,缺乏自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