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完善教育培训制度。通过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志愿服务论坛、公益沙龙等活动,不断优化培训课程设计,开展志愿礼仪、项目策划、社工基础、外语等课程,不断提高党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三是完善激励保障制度。将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分类细化考核评价指标。对组织得力、效果显著、表现优异的党员志愿者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在评优选先时优先考虑有党员志愿服务经历或志愿服务表现突出人员。选树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强化经费保障,采取“财政拨付一部分、党费补贴一部分、社会募集一部分、单位自己解决一部分”等方式,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基金会和公民个人进行资助,形成了多渠道、社会化的党员志愿服务筹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