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揭东区 >桂岭镇 >岭丰村 >村级组织运作 >自治组织运作 >村(居)务公开 返回列表
向绿而行建设绿美揭阳,守护绿意 “森森”不息
发布时间:2024-03-21 15:30:46

三月的揭阳,苍翠葱郁,百花盛开,青山绿水间,处处散发着蓬勃盎然生机。

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样板,揭阳在生态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市林地面积413.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89%,森林蓄积量约1086.65万立方米。这“森森”不息、欣欣向荣的背后,是揭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努力与成果。

近年来,揭阳以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义务植树、“五路绿化”等工作为抓手,广泛开展造林绿化,协调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建设,织就了一张覆盖揭阳大地的“绿网”。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全市森林综合效益不强,森林作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提升森林固碳储碳能力和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的潜力还有很大空间。笔者认为,站在新起点,揭阳必须以绿色为墨、生态为笔,进一步做深“绿美”文章,高质量推进绿美揭阳建设。


做深“绿美”文章,首先要逐绿而行,让绿满全城。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眼下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让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在揭阳大地澎湃奏响。通过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行动,动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乡村绿化行动,以造林绿化、自然保护、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劳动者生态林、劳模工匠林、职工公益林等义务植树活动中,同时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为绿美揭阳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可以看到,3月以来,植树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一片片“党建林”“青年林”“巾帼林”“致远林”“清风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绿美揭阳增色添彩。放眼揭阳全域,处处呈现着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共识。

与此同时,线上植绿活动的表现也毫不逊色。从2023年3月至今,揭阳累计上线“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1442个,带动全市上下开展植树活动2600多场次,参加人数超15万人次,种植苗木近70万株。特别是今年以来,新上线义务植树基地1297个,向社会募捐植树17.16万株,已经捐满基地1127个,认捐树苗16万株,是2023年度全年小程序认种数量的5倍。“云上”认种、“指尖”植绿正成为一种绿色新风尚。


做深“绿美”文章,要以“绿”为媒,向“富”进发,充分激发乡村发展潜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升绿水青山“颜值”的同时,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从这个层面上说,绿美乡村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积极探索绿色生态与富民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新形式,提升可持续内生动力,实现“绿美乡村”向“绿美经济”的蝶变。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逐步形成如普宁青梅、揭东竹笋、揭西茶叶以及惠来荔枝等富有地方林业特色的产业。

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普宁立足“青梅之乡”优势,建设集青梅生态种植、旅游观赏、文化休闲于一体的青梅基地生态旅游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揭西依托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黄满寨省级地质公园等景点,建设集观光旅游、休闲康养及革命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新天地。


做深“绿美”文章,还要扎实做好“护绿”文章,强化生态保护。

绿化“三分栽,七分管”,和简单的栽种相比,管护是更高层次的“爱绿”。为此,政府部门要着力提升绿化管护水平,推动城区园林绿化工作,做到应绿尽绿,全面打造优美的绿色城市景观。一方面,要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园林管理部门认真抓好绿化浇水、施肥、除虫等工作,保证绿篱、乔木生长茂盛;加强绿化修剪、除草、卫生保洁等工作,保持城市绿化美观、干净;同时,加强对已绿化道路的管护工作,严格按责任范围落实管护责任,巩固和提高绿化建设成果。

“植”此青绿,还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建立长效护绿机制。一是通过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第三方园林绿化机构合作,给予常态化、专业化的管护;二是发动各方志愿团队,参与到日常的养护工作中;三是可以推行认养模式,让市民就近认养新栽种的树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接下来,不论是筑牢生态屏障,抑或是发展生态经济,都要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久久为功、步步推进,真正实现绿美揭阳与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