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实施以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高本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和水平,推进村的民主法治建设,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安定,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建设文明卫生和美乡村,营造一个社会稳定、环境优美、勤劳致富的发展环境。村“两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结合本村实际,经修订完善,制定本村村规民约
一、倡导文明、村风民俗
1、要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提倡全民健身运动。自觉认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提高科技兴农本领,科学种田,搞好生产,增加收入,勤劳致富。
2、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及其他不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喜事新办,不铺张浪费,在坚持尊重习俗、庄严文明的前提下,提倡文明节俭的婚礼,执行同时期计划生育政策条例。
3、提倡殡葬改革,丧事从俭,葬礼力求节俭,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未成年人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关爱特困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对象。为父母者应尽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为人子女者应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不歧视、虐待老人和未成年人,共同建设团结、祥和、温馨的和美乡村。
二、乡村振兴、人文环境
4、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做大做强区域经济,实现富强和兴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新时代“三农”工作开展,自觉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村民有义务带头搞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同时有责任对本组村民做好环境卫生宣传劝导工作,积极发动、组织保洁人员和志愿者人员开展全村卫生清洁活动的良好民风,力争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决定性进展。
5、村民要自觉搞好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和村容整洁,遵守劳动纪律,经常打扫卫生,原则上对垃圾分类处理,日产日清,村民门前实行 “包卫生、包清运、包秩序”三包制度。强化卫生意识,做到不乱倒垃圾、杂物 、乱排污水等行为,保证房前屋后和公共区域环境卫生。保持道路畅通,道路两侧不准长期堆放沙、砖、石等建筑材料。
三、互爱互助、平安护航
6、营造一个“团结、互爱、互助、和睦、诚信”的居住环境,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安定。偶有邻里纠纷,应本着团结友爱的原则平等协商解决。聚众闹事和打架斗殴的,一切医药费、误工费、生活费、护理费,由过错方或故意伤害他人者负责。
7、爱护公共财产,不得损坏水利、道路交通、供电、通讯、生产等公共设施,村民小组和村委会集体所有的财产,农户有维护义务和监督权利,村治保会、调解会要为村的平安建设保驾护航。
8、严禁偷盗、敲诈、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严禁替罪犯藏匿赃物,不吸毒不贩毒,自觉遵纪守法。
四、规范建设、智慧消防
9、规范农村住房建设,提升住房整体风貌。 村民建设住房必须按照“一户一宅”规定程序申请报批,遵循先批 后建原则,经批准同意后方准建设,不超高标准建设;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建设。
10、建立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参加邪教和非法宗教组织的活动。不利用迷信活动造谣惑众、骗财骗物,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严禁户外焚烧垃圾、杂物,严防火灾发生,家庭用火做到人离火灭,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堆放户内、寨内,定期检查、排除各种火灾隐患。
11、禁止任何人侵占集体的房屋、场地、设备等,占用的责令限期归还,农户要爱护管理好各种水利设施,不准堵塞田间沟渠,不准占用田间通道,不准损坏任何水利和消防设施。
五、互监共管、奖优惩劣
12、建立村“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妇联执委参与监督制度。开展争创文明户活动,对遵守村规民约的模范村民和模范家庭,予以精神嘉奖和物质表彰。具体嘉奖和表彰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议定。
13、违反村规民约的,除触犯法律法规交由公安、司法机关追究责任外,村“两委”会根据客观事实,依程序对行为人作出批评教育、 赔礼道歉、违约行为公示或通报、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等相应处理。
14、居(租)住在本村以及在本村辖区经商、办企业、务工的外来人员应当遵守本村规民约。村集体物业、村民私人物业在出租时应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违反本村村规民约的视为违约。
本村规民约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并报上级党委政府备案,村规民约作为全体村民和居住本村的外来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如有与国家法律、法令、法规、政策相抵触的,按照国家法律、法令、法规、政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