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揭东区 >玉湖镇 >新寮村 >村级组织运作 >自治组织运作 >村(社区)建设 返回列表
新寮村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17-06-01 10:28:27

新寮村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相关决策部署,切实改善我村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揭东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要求,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全村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清垃圾、治污水、上设施、建机制”,着力解决垃圾、污水和溪河污染等社会关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速推进全域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围绕省委省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抓基层、强基础”工作部署要求,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污染、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由点、到面、及片”整县全域推进村庄人居环壤整治,促使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实现根本改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以村民居住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宜居”为目标,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组织发动群众,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扭转农村“脏、乱、差”落后面貌,全镇农村积存垃圾得到全面清理,生活污水和溪河、黑臭水体治初见成效。

    三、组织保障

    为确保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达到预期目的,成立村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村书记任组。领导小组下设整治组、督查组,整治组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组织实施检查验收、考评工作,推进综合整治工作落实。督查组负责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常态化督导巡查等工作。

    四、集中整治行动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7年3月1日—20日)。3月15日前对人居环境全域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组织专门工作队伍,对本辖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进行全面摸底,认真谋划、做好工作安排,推动全面整治。

第二阶段:强力攻坚(2017年3月20日—5月20日)。集中力量,由点到面、由标到本,对农村垃圾污染、生活污水、畜禽污染和乱搭乱建现象,进行重点攻坚。

1、全面清理农村历史积存垃圾、杂草杂物,不留卫生死角;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健全专职保洁队伍,确保对庄干净整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有机易腐垃圾就地消化处理;进一步完善村庄垃圾桶、收集点等环境卫生设施,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2、全面启动自然村“雨污分流”管网铺设,建设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等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解决村庄污水横流、直排江河问题。

    3、全面清理农村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障碍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推动驳岸生态化整治,避免过度硬化,提升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实现溪河、黑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

    4、全面清理农村乱搭建、乱堆放、乱拉电线;拆除残垣断壁、废弃猪牛栏和露天厕所;推进农村厕改工作,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运用乡土材料砌栏栅圈围、规整“四旁五边”地,确保村庄井然有序。

    5、全面整治畜禽污染,实行人畜分离、畜禽集中圈养,依

法关闭、拆除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探索农户托管、集中养殖、集中治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做法。

    6、建立农村保洁长效机制。按照每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固定的村庄保洁队伍。要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规章制度和村民参与的监督制度。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20 1 7年5月20日一30日)。组织自查自纠、查漏补缺,巩固整治效果,避免反弹反复。

五、工作要求

1、分类推进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重、时间紧,

要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辐射带动推进全域整治。

2、落实工作责任。村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辖区内整治工作责任,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要以网格化管理压实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干群力量,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任何盲点和死角。

3、加大投入力度。要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加大综合整治投入。要切实解决整治行动“上热下冷”,人、财、物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积极向上争取和广泛发动群众、乡贤投入等多种形式筹集,确保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营造浓烈氛围。要充分启动一切宣传工具,全面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民群众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监督者和推动者。

 

 

 

 

 

 

 

 

 

 

 

 

 

 

1

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基本要求

 

以自然村为单位,围绕村民居住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宜居”为目标,全面做好“清垃圾、治污水、上设施、建机制”工作:

    一、清垃圾:村庄积存垃圾得到全面清理,村庄公共区域、村巷道干净整洁,没有卫生死角。村庄乱搭建、乱堆放、乱拉线和房前屋后杂草杂物,以及残垣断壁、废弃猪牛栏和露天厕所得到整治;运用乡土材料砌栏栅圈围、规整“四旁五边”地,村庄井然有序。

二、治污水:村巷道排污沟全面清理;村庄沟渠、池塘、溪河淤泥和漂浮物、障碍物得到清理、疏浚,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启动驳岸生态化整治,避免过度硬化,提升水体自我净化能力,黑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实现人畜套、毒、畜禽集中圈养、集中治污,畜禽污染得到整治。

三、上设施:村巷道有垃圾桶、村庄有垃圾收集点等环境卫生设旄;启动建设一批“无害化小型焚烧设施”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启动自然村“雨污分流”管网铺设,建设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等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

四、建机制: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按照每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固定的村庄保洁队伍,以及专项规章制度和村民参与的监督制度;建立财政补助、镇村自筹、群众和乡贤自愿出资的多元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