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我国民生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将推动我国民生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们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规律性认识。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很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各项民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各项探索中,新时代十年的实践成就充分证明,必须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各项民生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障。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既是新时代实现伟大变革的重要经验,也是未来一个时期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保障和改善民生才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民生保障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福祉的改善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推动的高质量发展和大力推进的民生建设,将我国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到了更高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起点。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将陆续出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更加健全,公共服务水平将达到更高水准。到2035年,我国农村将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