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就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出了两方面部署,提出了两方面要求,明确了一项具体工作。
两方面部署:一是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两方面要求:一是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二是要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一项具体工作: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抓好党的思想建设是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主责主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一定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实到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要抓实理论学习,突出真学。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学习,严格落实好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内容”制度,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通过集中轮训、组织研讨班、举办报告会等形式,把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研讨交流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宣讲促进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等平台,强化面向全体党员干部的多层次、全覆盖学习培训。组织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征订党的二十大单行本、学习辅导百问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学习用书,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把握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二是抓紧宣传宣讲,突出真信。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宣传各方面理论研究阐释成果,宣传各级各部门学习实践的鲜活经验,激发广大群众真学真信。组织各级宣讲和文化文艺创作展演团(队),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群众,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传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学真信,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领会大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三要抓好贯彻实践,突出真用。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动力,做到“八个坚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社会文明新风,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扶持重点主题文艺创作,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精心组织优秀作品展演、展映、展播,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作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商融合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南宁优势特色,突出做好节庆外宣、文化外宣、友城外宣,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全力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中,履行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通过抓好“八个坚持”,为首府南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奋力谱写新时代南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凝聚更为广泛的人心、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