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揭东区 >磐东街道 >富经桥村 >村级组织运作 >党组织运作 >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培养 返回列表
三个“注重”强化年轻党员培养
发布时间:2022-12-25 10:17:12
      近些年 ,各地、各部门在加强对年轻党员的培养教育方面想了许多办法 ,做了 许多工作 ,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使得大批优秀年轻党员脱颖而出 ,不仅有效地改善 了党员队伍的结构 ,而且使年轻党员的能力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极大地调动了 年轻党员参与基层工作的积极性 ,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仍然存 在 ,管理不到位、方法不科学、培养重视不够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 ,在年轻党 员的培养教育上 ,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 ,用发展的眼光看 ,用发展的思路想 ,用发 展的举措干 ,进一步强化年轻党员培养 ,促进年轻党员迅速成长。

      一是注重德才兼备。  常言道 ,有德有才 ,破格重用 ,有德无才 ,培养使用 ,有 才无德 ,  限制录用 ,无德无才是坚决不用。一个人愿不愿干事 ,想不想干事 ,能不 能干成事 ,取决于他的德才。德是干好工作、完成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了德 , 什么事也干不好 ,什么事也做不成。加强年轻党员的培养教育 ,一定要遵循“德才 兼备 ,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首先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年轻党员进行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理论、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培训 ,全面打牢年轻党员的 理论根基 ,使他们永远恪守理想信念 ,做到思想上不“分化”。其次 ,要强化年轻 党员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教育 ,使年轻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党员本色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 性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再次 ,要加强对年轻党员的纪律修养教育 ,始终做 到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讲政治、讲大局 ,讲服务。

      二是注重因才施教。培养教育年轻党员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改变过去一厢 情愿的教育方法。把组织的需要、  岗位的需要、本人的需要结合起来 ,搞好互补。  既不能出现党组织“无识人眼光”的局面 ,也不能出现年轻党员"无用武之地"的窘  境 ,在发展年轻党员之前 ,就要“定好调” ,着眼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 ,定岗 选人 ,对号入座。要充分发挥年轻党员脑子灵、思路活的特有优势 ,按照"缺什么、 补什么 ,弱什么、强什么"的要求 ,开展培养教育 ,坚持与时代同进步 ,与形势同发 发展 ,着眼明天 ,把握今天 ,描绘未来。要营造适宜的环境 ,不仅仅是要千方百计地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 ,更是要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要对他们事业完成中的困难和问题 ,积极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 , 对他们工作上的错误 ,要真心实意地帮他们改正;不太成熟的想法 ,要拿出合理的 建议帮他们完善;正确的做法 ,要有成人之美之心帮他们光大 ,使其在帮助中 ,增 添干好工作的动力和勇气。

      三是注重知行结合。年轻党员无论是学历 ,还是知识 ,都高于以往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 ,盲目认同。大量的事实证明 ,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能力。在培养教育上,要坚持“两手抓” ,既要抓理论知识体系的教育 ,又要抓实际干事能力的锻炼 ,使他们保持知行平衡、协调发展。要让年轻党员“沉下去” ,到最基层去接受锻炼,只有到基层去 ,到群众中去 ,才能了解基层 ,理解群众。年轻党员本身工作时间短、经验缺、  阅历少 ,不了解基层、不理解群众 ,不仅说话说不到点子上 ,就是开展工作也不可能有针对性。要对年轻党员“压担子” ,用任务逼着锻炼。惰性是人的天性 ,作为培养教育 就要坚持用工作带动 ,用任务牵引 ,有意无意地给他们适度交任务、压担子 ,使他们在应接不暇的任务完成中 ,学会勤思考、善总结 ,拓宽层面、提升层次 ,使之在以后的工作开展中思路更明、条理更清、做事更稳 ,学会从更高的角度、更广的深度思考问题 ,用严谨的态度、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达到“临危不乱”的处事境界 ,使年轻党员在“经历风雨”后百炼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