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新时代 团结奋斗新征程
--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落地生根
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二十大取得的重大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体现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共识、反映人民期待,继续选举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习近平同志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党的二十大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就有了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盘星,这个成果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二是批准了习近平同志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批准了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党的二十大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科学擘画了新征程的宏伟蓝图,系统部署了今后五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各领域的任务。这个决策部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关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章修正案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及时写入党章,为全党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的主题
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宗明义、鲜明地提出了大会的主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86个字,字字千钧,内涵极其丰富,思想极其深刻,意义极其重大。
这个主题强调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调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强调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强调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党的二十大确立这样一个主题,其目的就是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深入学习领会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和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城镇化率达到64.7%。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些历史性成就、发生这些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六个必须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坚持人民至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坚持自信自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立足点;坚持守正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主要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着眼点;坚持系统观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键统筹点;坚持胸怀天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站位点。
深入学习领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安全更为巩固,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平安中国建设扎实推进;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深入学习领会对未来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大对经济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民主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部署。
报告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对港澳台工作作出部署。报告强调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坚决打击反中乱港乱澳势力,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报告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党的二十大对对外工作作出部署。报告强调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深入学习领会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
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党领导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64.8万余件,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但是,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深入学习领会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持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是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标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我们党领导人民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提出了牢记“五个必由之路”的要求。这就是“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是新时代的最强音。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了伟大号召,这是新时代的进军号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让我们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在新征程的战鼓声中奋勇向前。
深刻领会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的重大意义与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为规范。”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对党章进行修改,确保党章与时代同行并进,是我们党的一个惯例,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势。党的二十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凝聚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切实巩固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政治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了思想、意志和行动。
一、深刻把握党章修改的重大意义
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修改党章,事关战略全局,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复兴伟业。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把党的十九大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体现在党章中,实现党章的与时俱进,十分必要。
第一,修改党章是深入学习巩固党的创新理论的需要。实践创新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新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发展成果写入党章,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准确、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展示其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第二,修改党章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特别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党章中及时体现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利于全党同志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第三,修改党章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把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写入党章,有利于全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四,修改党章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要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新发展,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党章中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把学习党章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
二、全面把握党章修改的重要内容
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经全面汇集、逐条研究、充分采纳,党的二十大共对党章作出50处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实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定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不仅要实现中国化,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而且要实现时代化,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定位作出了新概括。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定位,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改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重大修改有利于全党同志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定位,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意义、时代意义、历史意义。
第二,把“两个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写入党章。“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对此进行了深入阐述。“两个结合”是百年大党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识的凝练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两个结合”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根本原则。
第三,把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把这些成就和经验写入党章修正案,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有利于进一步激励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珍惜伟大成绩、汲取宝贵经验,深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继续坚定不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第四,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充实。一是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表述调整为: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作出的重要发展和深化,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二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党章修正案中写入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容,以及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增写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三是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对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表述。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已经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因此,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四是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变化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新形势,党章修正案增加了安全发展的要求,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更为安全发展”。这些内容的调整,有利于全党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凝聚共同奋斗的意志和力量。
第五,增写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有关内容。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党章修正案对此也作了调整充实,增写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内容。同时,进一步明确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在阐述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职责任务时,补充了“领导统一战线工作和妇女组织”的内容。这些修改,有利于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第六,吸收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宝贵经验,对党的建设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充实。一是在总纲中增写了“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增写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重要论断,突出强调了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战略意义。二是对党的建设基本要求进行了调整完善。在第一项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中,增写了“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要求。在第二项关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修改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第二项基本要求后,增加了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基本要求,将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从五项扩展为六项;把第一项有关内容纳入这项基本要求中,并根据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内容作出新表述。在原第五项基本要求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中,增写“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不断健全党内法规体系”的内容;将“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修改为“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将“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修改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是对党员义务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增写了“学习党的历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四是强化了权力监督全覆盖的相关要求,增写了“按照规定向有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派驻党的纪律检查组”“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内容。作这样的调整充实,有利于推动全党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进一步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此外,党章修正案还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战线、外交工作等方面的内容作了修改,增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这些方面工作的重要思想观点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这些方面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如,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增写了“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内容;总结“一国两制”的实践经验,将“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修改为“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外交工作方面,增写了“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容等。作这些修改,有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有利于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推进祖国统一,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总的来说,党章的修订,顺应党心民心,符合时代要求,深刻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提供了行为规范和根本遵循。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全党同志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党章,带头严格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切实把党章各项规定要求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切实维护好党章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