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韧劲,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取得了作风建设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开创了从严管党治党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总结继承党的作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既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作风建设的基本理论,同时又赋予了作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开辟了作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新境界。
创造性地提出从政治上认识和把握作风建设问题。善于站在政治的制高点上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显著特点。党中央始终着眼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将作风建设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警醒全党必须始终站在关乎党生死存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看待作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从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作风建设,推动作风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联动发展,使改进作风的过程成为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过程。全党对不正之风的政治本质、政治危害形成高度共识,人民群众从实实在在的行动、真真切切的变化看到了我们党徙木立信、一诺千金的优良品质,也从党风政风转变中真正受了益,增强了获得感,更加坚定了相信党、依靠党、拥护党的决心和信心。
创造性地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重大理论命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一以贯之、步步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解决作风问题,要像人防止疾病复发一样来抓。”这些重要讲话为我们党一刻不停歇地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提供了科学指引。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再到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到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我们党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坚决克服“疲劳综合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打好攻坚战、持久战,有效防止和克服了“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改过来又弹回去”的怪圈。
创造性地提出抓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讲“为什么”,又讲“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为纠治“四风”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比如,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聚焦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让一个个节点变成作风建设“加油站”,形成驰而不息的工作节奏,上下一体同频共振;坚持把系统观念作为推进作风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保持纠治这一手不放松,也同步抓好制度建设、日常教育,彰显“三不”一体推进的综合功效。
中央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作风建设成为党的建设的亮丽名片。同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作风建设的独特理念、生动实践、重大成效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政党的认可与赞同,成为其解决自身执政难题的有益参考。这些都启示我们要坚定自信,把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坚持下去,不断书写作风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