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的作风建设概念
【党的作风建设】(同党风建设) 党风建设,是指端正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的工作。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性质,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影响着社会风气,决定着党的命运,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随着冷战结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大幅度的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些深刻变化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三、党的作风建设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从党的发展历史看,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法宝。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建国60年的实践证明,党风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历史反复证明,党风优良,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党的事业就会不断前进繁荣;反之,党风不正,人民群众就会与党离心离德,党的事业就会受挫,甚至倒退。“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以及苏联和东欧的剧变就是前车之鉴。因此,总结60年来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于应对新形势下党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面临的新挑战,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深远。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
党的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必须把总体要求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任务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全党要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贯彻这“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进一步开拓创新、知难而进,关心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拒腐防变,使党的作风有新的明显进步,使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有新的明显改善,使广大群众看到实效,增强信心。
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党性党风建设,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第七,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在党性党风建设中作出表率。
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状况,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较高执政能力、是否能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评判一个政党是否值得信赖、能否执好政的重要依据。我们党高度重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建设,提出以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为重点,不断完善权力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管理和监督。
第八、把党性党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党性党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加强党性党风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性工作,反腐倡廉建设是党性党风建设的必然延伸和必要保障。二者虽各有侧重,但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基本要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反腐倡廉实践经验、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反腐倡廉形势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党性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既包括从严治标措施,又涵盖了着力治本的内容,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反腐倡廉方针的基本要求,向人民群众表明了我们党向不良作风开战和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