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
推荐对象:已递交入党申请书且党组织已派人谈话的入党申请人。
推荐方式: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由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研究决定。
注意事项:综合运用推荐结果,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备案材料:入党积极分子基本情况;党员推荐和群团组织推优情况;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大会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等。
审查备案材料并提出意见:审查上报材料并研究提出意见,及时将党委备案意见通知党支部。
执行并宣布党委备案意见:党委作出决定后,党支部执行党委的决定,做好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并及时在支部大会上宣布党委的备案意见。
注意事项:注意审查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条件,手续是否齐全。党委备案意见与党支部决议不一致时,党委应先同党支部交换意见、取得共识。
人员要求:一至两名正式党员。
培养人的主要任务: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阶段的常见问题
原则上,入党积极分子也要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但入党积极分子毕竟刚要求入党不久,对他们不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入党积极分子应具备的条件有:
积极拥护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对党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积极要求入党,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表现突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进分子。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
(该问题的解答来源于党员教育数据库-问答库)
由于入党申请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党组织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从接受入党申请到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要求未作出具体规定。实际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对这个时间的掌握也不—样。为加强对入党申请人的培养教育和考察,进一步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一般情况下,入党申请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六个月以上、具备入党积极分子条件,才可被推荐和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该问题的解答来源于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