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续深入改进作风
1.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一是深入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巩固前一阶段成果,进一步精简文件会议,规范工作台账,健全基层的常态化机制,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隐形变异。二是严肃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三是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
2.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一是明确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要求,加强指导监督。二是坚持“凡提必核”原则,做好关键环节的重点查核。三是严格填报纪律。完善配套制度,细化工作流程,严肃处理问题。
3.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一是积极转变干部作风,提升窗口服务质量,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为群众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是完善作风考评办法和细则,认真组织实施日常考评、年终考评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三是健全作风建设制度机制,成立作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发挥作用。四是落实好政务公开、首问负责、服务承诺、服务质效回访、日常考勤、去向公示、督查通报、奖惩考核等作风建设相关制度规定。
二、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1.持续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一是把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支部“三会一课”和青年理论学习计划,并作为党员轮训和青年学习教育必修课。二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纪律教育。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组织开展党章党规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
2.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一是做好新任职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谈话工作,用好“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监督,注重抓早抓小。二是落实好针对执纪审查工作的专项检查和考核评估工作。
3. 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在基层党组织的执行。一是强化党总支书记主体责任落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头雁效应”。二是强化党内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实现党内法规教育培训全覆盖。三是完善党内法规执纪监督机制,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严格党内监督,加大巡视巡察力度,确保党内法规实施畅通无阻。
三、严格监督执纪问责
1.压实责任。全面落实“两个责任”,认真贯彻两个《准则》和三个《条例》,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
2.强化监督。一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大立案审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问题。二是加强对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管。三是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警示教育,推动以案促改。
3.健全制度。推行干部交流轮岗制度。研究制定效能建设督察制度,持续开展监督检查,严格问责懒政怠政问题。
四、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1.加强宣传,常敲警钟,紧盯重要节日关键节点开展廉政提醒工作。
2.系统开展培训。一是持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法律法规宣传,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积极创建清廉党组织,建设廉政文化。二是创新党风廉政教育方式方法,筑牢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三是加强警示教育,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醒党员领导干部。
3.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印发廉政谈话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任职廉政谈话、信访谈话、案后整改谈话、廉政责任谈话和审计谈话等,不断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
五、强化党内民主和监督
1.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是教育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不断完善班子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二是进一步健全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发挥党委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把方向、管大局、促发展。
2.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贯彻条例,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核心要义,确保学习成效。教育引导党员正确履行义务、行使权力,不断激发广大党员投身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全面推行党务公开。一是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和情况反映制度。二是创新公开方式,采取会议、文件、宣传栏、党员活动室、自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务公开。三是规范公开程序,确保党务公开严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