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干部等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策略:
1、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
要坚持不懈地组织党员干部重温党章,深入学习领会党的理论精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通过教育不断增强基层党员的法律意识和党纪修养、从廉洁自律和党的光荣传统入手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把爱党和爱百姓结合起来,为官和为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顶天立地,为民做主。
广大基层干部要勤于学习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勤于思考,用长远的眼界来看待自己所面临的一切问题;要多组织现场办公的形式,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反馈的过程,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丰富工作思路,培养工作方法。
2、发挥上级领导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孔子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特别是上级领导干部的行为会影响到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因此上级领导干部在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上要率先垂范,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回顾党的纲领和光辉历程,净化官场风气,营造学习型官场。
其次,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做到多指导少指示,讲实话,讲真话,少空谈多实干,将工作思路切实落实到为人民办实事上;再次,要厉行节约。领导干部下基层要以工作为重,不讲排场,带头遵守廉洁奉公有关规定,不超标享受公车、住房和楼堂馆所等设施,严格领导干部财务管理,最大限度压缩各单位“三公”经费开支。
3、完善工作制度,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效能。
首先,要完善服务群众机制。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在实行网格化服务的基础上,及时回复群众询问,能办的事情要将办结日期告知群众,不能办的事情要解释清楚,让群众获得充分的知情权,条件具备后再补办。在整个过程中坚持谁回复谁办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实现服务群众无缝衔接。其次,建立快速回应机制。
基层党政机关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尽最大可能减少层级管理,能不管的不管,可管可不管的下放,抓住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基层政府最应管的事情,最大限度地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
4、拓宽监督体系,完善评价机制。
一是要突出监督重点,将具有直接行政审批权的部门作为作风整治和监督的重点单位,严格实行信息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减少权力寻租的范围;要把各部门一把手作为本单位的首要监督重点,规范一把手用权行为。
二是要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网络,着力形成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全面监督体系。在这过程中适当拓宽法官的自由裁量范围,保障司法权的充分行使,适当拓宽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范围,在广泛商谈中营造和谐、进取的政治环境。
【扩展资料】
关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解释: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在党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主要是指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并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力量,保证党的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胸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制定并严格落实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中央政治局模范带头、以上率下,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作表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四风”得到有效整治,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空前凝聚,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强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