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致广大市民朋友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一封信
02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老年人群通常患有基础性疾病,感染新冠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虽然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是100%,但接种后可降低感染、发病的风险,显著降低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建议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3、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能接种吗?
只要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也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比如,在坚持服药的情况下,高血压人群可以保持血压稳定,是可以考虑接种的。但如果处于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恶性肿瘤的化疗期间或急性疾病等情况,就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一些地区会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筛查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市民可以到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进一步了解。
当然,慢性病患者是否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需要更综合的判断,在接种前务必如实告知接种医生您的健康状况,比如患病史、用药史、药物服用情况等,以便医生更好地判断您是否符合接种条件。
建议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已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按照6个月的时间间隔尽快接种加强针。
4、为什么要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简便的预防措施。现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能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病、住院及死亡,尤其在预防重症、住院、死亡方面效果显著。但通过国内外研究发现,随着接种疫苗时间的推移,受种者的中和抗体水平下降,保护效果有所减弱。这种情况下通过接种疫苗剂次的增加,是提高免疫水平,增加保护性的一项措施。
5、哪些人可接种加强免疫?
根据专家研究论证结果和疫情防控需要,考虑到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等相关因素,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免疫策略。完成疫苗全程两剂接种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一剂接种满6个月的人群可进行一剂次的加强免疫。
6、加强免疫的新冠病毒疫苗如何接种?
现阶段加强免疫接种在完成全程接种6个月后实施,使用已接种过的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使用同一种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使用原灭活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
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的人群,使用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后续新增加强免疫接种疫苗的接种安排根据国家部署另行制定。
7、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种吗?
新冠病毒疫苗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8、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期间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之后饮食上一般无特殊要求,营养均衡、三餐定时即可。一般不建议过量喝酒,虽然喝酒不会影响疫苗效果也不会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但饮酒后产生的不适,掩盖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延误治疗。如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情况,可注意休息,多饮温水。
9、接种新冠疫苗后还可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热、乏力、接种部位局部的红肿、疼痛和硬块等。这些症状通常在1-3天内可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
10、出现什么情况时需要尽快就诊/送医急救?
接种疫苗所致的过敏性休克通常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以内。按照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受种者接种后在接种点指定的区域观察30分钟再行离开。
若受种者接种疫苗离开接种点后出现荨麻疹、过敏性紫癜、高热、休克及其他比较严重的健康状况,需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苗接种史。
11、接种疫苗后,预防感染还要注意什么?
除接种疫苗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还应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去人群聚集处,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
(2)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口罩;
(3)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4)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肘部或纸巾遮住口、鼻;
(5)居室及工作场所保持清洁,勤开窗,多保持通风状态;
(6)注意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以提高个体免疫能力;注意营养、合理饮食。
(7)周围的家人和朋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也可以帮助阻断病毒的传播。
再次提醒大家: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积极配合各地健康排查、健康码查验等疫情防控措施。